借清明游子返乡祭扫之机,乐清市柳市镇连续举办三场乡情联谊活动,旨在全面凝聚海内外知名人士力量,赋能“中国电器之都”再创新辉煌。
当前,如何吸引知名人士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他们的智慧力量助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地竞相探索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亟待突破的难点所在。柳市的三场乡情联谊活动,恰似一把解锁活力的密钥,蕴含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经验与启示。
凝聚离散的乡愁
作为“中国电器之都”,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柳市,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政治、经济、文化界等知名人士建树不凡,孕育出国学大师南怀瑾、中国遗传学家施立明、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文化大家陈一球等杰出名人,拥有众多“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的民营企业家,还有情系柳市、心念家乡、反哺桑梓的能人志士。
记录乡情、留住乡愁、传承根脉……4月2日一早,在海内外知名人士的见证下,柳市镇启动建设“柳园文化中心”,这也是大家合力打造的精神家园——不仅柳园文化中心建设资金来自内外知名人士筹集,功能布局以及后续运营策略,也都是来自大家集体商议的结果。
用心呵护好每份信任
聚力开拓人才强镇新格局,设立“柳贤博士奖学金”项目,建立首批超105人的博士人才库,为31名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聚焦开展公益慈善新服务,推进盛夏送爱心、携手伴成长、关爱小候鸟等公益活动,探索跨界促共富,组织成员深入大荆镇、仙溪镇、智仁乡等地,开展助老助幼助困等系列活动……4月2日下午,柳市镇知名人士联谊会一届二次动员大会现场向与会代表全面展示联谊会资金流向与工作成果。从活动掠影中可见,联谊会成员始终活跃在柳市镇各项重点工作一线: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公益慈善、弘扬文明新风……
这份信任的根基,更在于情感纽带的深度联结。当前,柳市镇以“知名人士库”建设为支点,系统构建跨领域精英网络,现已汇聚500余位行业翘楚形成人才矩阵。其中,商界领军人物占60%,教育文化领域深耕者30%,专家库学者占10%,形成产业、文化、学术三方协同共进的智力资源生态。
让每个人成为发展一份子
与柳园文化中心奠基仪式、知名人士联谊会同日举行的,还有柳市镇海内外商会会长的乡情恳谈会。现场,柳市镇铺开成绩单,用数据锚定发展坐标,如数家珍般细述“构建一都一廊三区六园”的发展新蓝图。“持续擦亮‘中国电器之都’金名片;加快形成柳川科创大走廊;打造电气智造集聚区、现代城镇核心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布局低空装备、新能源装备、现代智慧物流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园。”
细述发展蓝图,是为了更好以开放姿态倾听知名人士智库的破题良策。“要加快推进东风、苏吕等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探索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盘活土地空间扩大柳商企业回归的有效需求。”“要加快构建‘苗圃+孵化+加速器’全链条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打造有利于‘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的生态系统。”“要加快后街有机更新先行区、上园旧村改造,保留柳市老街的烟火气。”恳谈会上,知名人士代表为柳市发展精准提出建议。
当地方发展能够给予精神归属与事业舞台,当知名人士反哺能够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双向奔赴终将绘就地方发展的壮美图景。毕竟,最好的乡愁安放方式,莫过于让游子的智慧与热血,真正浇灌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