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工商联 张建
县级工商联是工商联组织的基层地方组织,处于联系会员、服务会员的第一线,是工商联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在工作实践中,组织建设又是工商联履职的基础,对增创工商联工作的新优势有着明显的杠杆作用,同时与基层工商联提升社会影响力、增强会员凝聚力也息息相关。近年来,龙湾区工商联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从工商联“三性”属性出发,稳步推进机制、载体创新,在许多工作领域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一、以创新工商联组织建设思路为指引,不断强化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党委、政府赋予工商联组织的神圣使命,通过创新工商联组织建设思想,增强工商联组织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工商联组织发挥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主渠道作用和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要真正落实“企业家办会”的指导思想。龙湾区工商联在换届之后的工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落实“企业家办会”的工作指导思想,不仅是增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凝聚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工商联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现实工作中,把兼职企业家推到工商联工作的前台,也能有效体现对企业家的尊重和信任,为了落实这一指针,龙湾区工商联在上门征求意见基础上,率先推出了兼职主席分工制度,同时成立了8个工作委员会,分工负责具体的商会事务,并承担相应的与政府部门的联络、沟通职责,有效增强了兼职主席的“工作主角意识”。落实“企业家办会”的指针,也能有效互补当前基层工商联组织人力、物力有限的现实情况,龙湾区工商联在推行分工机制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做好事前沟通共议、事中全程参加,提高了兼职主席的参与积极性,他们对分工负责的重大活动,都能利用自身影响和资源优势主动办好,有效扩大了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
二要切实强化工商联工作决策机制建设。工作决策机制建设对工商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工作中主要应处理好党组建设与主席会议的职责衔接。与其他机构不同,基层工商联主席大多由非党人士担任,在此背景下加强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应当充分考虑尊重和保护非党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因此可以尝试对基层工商联党组的职责范围、人员组成等方面给予清晰地表述,有利于基层工商联组织的健康、协调发展。在工商联日常会务工作决策方面,则可充分发挥主席会议的职能作用,更能有效调动兼职主席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在实际工作中,龙湾区工商联在推行兼职主席分工机制的基础上,相应健全了主席会议制度建设,根据实际制订《龙湾区工商联主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主席会议的职能范围、议事规则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主席会议的决策职责,有效提高了工商联工作的决策和执行效率。
三要适时创新组织结构和领导班子建设。从县级工商联的实际看,组织层级过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效率,当前全市除瓯海区外,大部分实行主席会议、常委会、执委会三级架构,不利于决策信息的形成和传达,也不利于增强工商联组织的反应能力和活力。按照组织学的实践趋势,可以在县级工商联推进结构的扁平化,变三级架构为主席会议、执委会两级架构,新修订的全国工商联章程也规定:“县级市(县、旗、省辖市的区)工商业联合会及工商业联合会的基层组织,视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常务委员会。”在相应的领导班子建设上,也应处理好代表性与热心商会事务的关系,贯彻工商联新章程的精神,制订相应标准,将工商联与总商会班子适当分离,一方面能解决工商联班子人数不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能够放手建设和培养一支热心工商联事务、年富力强的工商联领导班子,提升工商联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二、以夯实工商联组织建设基础为核心,扎实推进商会网络建设。
一要积极推进基层商会创建和规范工作。基层商会是工商联工作的触角,是县级工商联扩大会员基础的有效途径,必须要加以巩固和完善。当前基层商会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组建率不高、法人地位不明确、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应当引起上级统战和工商联组织的重视。在这项工作的推进上,龙湾区工商联积极争取分管副书记和区委统战部的支持,在全区启动了“基层商会创建和规范工程”,并将之纳入区委统一战线凝聚力工程的一项主体内容。借助区委的重视和支持,按照“成熟一个、成立一个、规范一个”的工作指针,召开全区基层商会创建工作现场会,基层商会创建工作迅速铺开,全区10个乡镇从原来的只有1个基层商会迅速发展到7个商会,并且全部由企业家担任会长,配备专职秘书长,落实专用办公场所。同时,龙湾区工商联还重视对基层商会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出台了全区基层商会工作规则、制度范本,并与基层商会联动组织开展各种培训、考察和联谊活动,支持基层商会参与地方中心工作和各项事业发展,使基层商会工作得到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二要探索建立行业商会(协会)业务管理新机制。关于行业商会的业务主管地位的明确,多年来困扰了工商联加强行业商会建设工作的开展,在越来越多地方将所有行业商会(协会)交予工商联管理的情况,上级统战和工商联部门也应当积极为工商联开展行业商会建设争取更加宽松、明确的政策环境。在现实条件下,龙湾区工商联在强化行业管理助手角色上,则主动放下门户之见,打破藩蓠,与行业协会等经济类组织加强联络和沟通,着手探索建立商会(协会)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传达政务动态和政策信息,通过电子邮件迅速发布到各商会、协会,使他们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同时,建立商会、协会工作经验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商会、协会秘书长例会,为各商会、协会之间交流工作经验、开阔工作视野提供了便利。通过建立信息服务的新机制,使工商联工作深入到行业发展的第一线,与各商会、协会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互动,扩大了工作影响。
三要尝试建立会员企业联络员队伍。建立会员企业联络员队伍的目的,就是及时了解会员企业的发展动态,反映情况和困难,做好这项工作,能够使工商联工作更加贴近企业发展的脉搏。为了把会员企业联络员队伍纳入工商联组织建设的框架,龙湾区工商联于2007年率先尝试在会员企业中建立特约信息员队伍,每个会员企业确定1名工作岗位较固定的管理层人员,主要发挥上情下达的信息枢纽作用。为了加强这支队伍建设,龙湾区工商联聘请了首批70多名企业特约联络员,并出台了《龙湾区工商联特约联络员工作职责》,增强特约联络员的工作角色意识,组织了特约联络员的网络技术、新闻报道方面的培训,并建立了特约联络员QQ群,增进联络员之间的互相工作交流。通过特约联络员制度的建立,有效通畅了工商联与会员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络,但是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特约联络员的流动性难以把握,影响了这支持队伍的稳定性。
四要积极推进工商联会员队伍的调整。目的就是要建立工商联会员队伍能进能出的机制,在区工商联影响力和会员参与程度逐步扩大的基础上,做好这项工作能进一步提升工商联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活力。龙湾区工商联今年以走进会员企业为指导思想,开展了“基层会员走访服务年活动”,由区领导、职能部门和工商联领导班子共同走入基层会员企业,在现场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在会员企业中引起了强烈地反响。在开展“基层会员走访服务年活动”的同时,龙湾区工商联也逐步推进会员调整计划,按程序将原有已迁离本地、参与热情不高或不履行相关义务的企业予以取消会员,积极吸纳科技产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代表性强、关心支持商会事业发展的企业加入工商联队伍,进一步优化工商联会员结构,提升了商会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
三、以整合工商联组织建设资源为目标,积极打响工商联工作的品牌。
一要巩固建立在外企业家联谊机制。在外发展的工商界人士也是工商联组织的重要资源,在当前工作中,工商联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常常的经协办有所交叉,但是工商联要真正发挥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就必须要做好在外工商界人士的工作,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区域外的各个地方。与温州其他县(市、区)一样,龙湾区在外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庞大,实力雄厚,有近30多人在各地温州商会担任会长、副会长,龙湾区工商联还有2个属异地商会组织,都是龙湾区经济建设中可以动员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发挥工商联联络沟通在外龙湾籍企业家的优势和作用,龙湾区工商联积极完善在外龙湾籍企业家联谊机制,牵头组织龙湾籍温州商会会长定期会晤,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在外龙湾籍企业家联谊会的筹备工作。龙湾区工商联还聘请首批8名龙湾籍在外温州商会会长担任决策顾问,并推荐在外龙湾籍企业家进入区政协,支持他们回乡参政,关心家乡事业的发展。同时,每年组织区领导和区内企业代表,到在外龙湾企业较集中的地区进行考察,了解他们创业和现在工作、生活情况,带去家乡的温暖。当前做好异地商会和在外工业界人士工作,的确需要全市工商联系统有一个统一的工作职责定位,理顺工作关系。
二要主动发展工商联外部合作伙伴关系。坚实的会员基础是工商联最大的资源优势,在运作好这块资源基础上,发展外部合作伙伴,对工商联做好“服务立会”这篇文章,能有效提升工商联服务工作的专业水平,拓宽服务会员工作的领域,实现工商联组织、会员企业和外部合作伙伴的三赢。2007年以来,龙湾区工商联先后与中国银行、中国移动等商业金融服务单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合作的范围、责任和义务,通过重大活动共同举办,实现共赢合作。龙湾区工商联还积极发展专业合作伙伴,尤其在《龙湾商界》会刊改版工作上,按照提高专业办刊水平的指导思想,与《浙江日报》温州分社、青龙燕月摄影工作室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一举打响了会刊的品牌,提高了工商联工作的各界影响力。在经常开展政企沟通对话活动的基础上,龙湾区工商联积极推进政企沟通载体建设,建立了区公安分局驻工商联联络室,同时针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人事劳动局驻工商联工作站。
三要切实推进基层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建设。光彩事业促进会是基层工商联组织建设的一个新载体,由于其实行项目开发与捐资扶贫并重的方针,同时在全省也落实了光促会税前列支的政策,因此,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积极运作好光彩事业促进会这个平台,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反哺社会,对于提升基层工商联的影响力有着较大的影响。龙湾区工商联年初在统战部门的支持下,率先启动了光彩事业促进会的筹备工作,于7月份召开了成立会议,募集首期资金近150万元。同时,着眼于长期规范化、透明化运作,制订了《区工商联民生扶助基金基金管理规则》,推进光彩事业促进会的长期稳定运行,目前已经推出了多个具体项目,引起了强烈地社会反响。